返回首页

防暑降温知识

发布日期:2016年03月14日
分享到:

  安度盛夏"十防"

  一、"防中暑":炎夏酷暑高温易中暑,特别是那些长期卧床,整日生活在通风条件不好环境下的老弱者。老年人中暑与年轻人中暑不同,常表现为懒言少语、目呆食滞,类似昏迷,与腔隙性脑梗塞症状差不多。治疗原则是,应立即将患者转到通风阴凉处,吃些祛暑热的药,喝点冷饮,平卧片刻,中暑症状可除。

  二、"防热中风":脑中风不仅数九寒天发生,三伏天也是脑中风高发季节。老年人体内水分比年轻人少约1/3,大量出汗血液本来已经很黏稠了,还不觉得渴,不及时补水,最易出现血栓,若脑部血管被堵住,大脑缺血,即会发生"热中风"。据统计,90%的脑中风患者患有高血压,所以有高血压的患者夏天更应及时经常补水,脑中风多发生在上午八点钟左右,晚上睡觉前,半夜尿尿时。早晨起床后,都要注意喝点水。生活上不可因怕热而贪凉,使用空调机应保持室内外温差不超过7-8摄氏度,尽量减少进出空调房间次数。用电风扇更不宜长时间直吹身体,出汗多时最好还是用手摇扇,以确保平安。

  三、"防病从口入":夏季高温湿度大是细菌大量繁殖季节,有些熟食在30℃时放4个小时左右,细菌就会繁殖数倍多到上千倍,就是放到冰箱里的熟食,吃时不回锅消毒也易引发肠炎痢疾。所以夏季更应注重饮食卫生。吃凉拌菜如凉拌黄瓜、西红柿、豆腐、粉皮时最好都用开水略焯一下,要多加些葱、姜、蒜、醋,因为这些调料食品不仅能调味儿,更有灭菌作用。

  四、"防漏肩风":漏肩风俗称肩周炎,多发生暑热季节。长时间用电风扇直吹身体或经常在长廊通风露宿,肩部受凉,最易患发此病。

  五、"防掉发":夏天有些人洗脸特别是专门洗头发时发现,掉下的头发比其他季节多得多,这与经常长时间接触阳光有关,阳光热辐射损伤头发。所以炎夏季节外出时最好戴顶遮阳帽或撑起遮阳伞。另外夏天吃淡食体内摄取蛋白质不足也是掉发的一个原因。所以安全度夏不应完全吃素,也应吃点动物性蛋白。

  六、"防疖疮":夏日有些孩子的头面部、颈部、腰背部易出现"疖子",这是细菌侵入了毛囊及其所属的皮脂腺所引起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初起时为红肿小疙瘩,逐渐长大呈锥形隆起。数日后其中央部位出现黄白色小脓头。疖子的危险性在于若在面部"危险三角区",细菌会沿着静脉逆行进入头颅,引发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危及生命。研究证实夏季易出现疖瘩与吃糖或甜食过多有关。治疗方法是,刚出现时可用1%碘酒涂擦,每日数次,疖即能消退,若其中央部已出现小白头儿,用鱼石脂软膏或用拔毒膏外敷较好。

  七、"防晒":盛夏阳光紫外线强烈,若过多地接触中波紫外线,轻者易出现弥漫性红斑,在红斑基础上还会使皮肤肿胀,起水泡灼痛。严重时还能使人发烧心悸。医学观察证明,夏天过多接触紫外线,不但能引起皮炎,还可促发或加重红斑狼疮,出现黄褐斑等症。因此,在6-8月份应尽量避免阳光直晒。另外,多吃些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能促使皮肤中的黑色素消退,日晒后最好用凉水冲洗。

  八、"防手掌脱皮":有些人一到夏天手掌就脱皮。开始时手掌潮红,隐约可见似米粒大的小红点,发痒、微痛。三四天后白皮鼓起,摩擦而破,老皮开始脱落。两手掌对称性出现。预防方法是,有这种病的人,夏天别用热碱性水洗衣服,也别用碱性大的肥皂香皂洗手洗脸,多用些润肤油。

  九、"防脚受寒":夏天光脚走路的人多,若不注意脚部保暖也易引发疾病。我国古代名医孙思邈,早在1400多年前就提出要"足下暖"的科学见解。根据经络理论,足部受寒会影响内脏,引起胃痛、腰腿痛、男子阳痿、女子行经腰痛、月经不调等症。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脚距心脏最远,供血最差,脚部脂肪层薄,保温性能差,所以脚掌皮肤温度最低,极易受寒。脚与上呼吸道黏膜有着密切神经联系,脚一受寒就能反射性地引起上呼吸道黏膜收缩,纤毛摆动变慢使抗病力下降。此时潜伏在鼻咽部的病毒病菌就会乘虚而入,引起感冒等症。脚上的感觉神经末梢受凉后,会引起血管收缩,导致血管舒张功能失调,还会诱发肢体部位的动脉痉挛、关节炎和其他风湿性疾病。

  十、"防水瘊子":水瘊子医学上叫接触性过敏性皮炎,或传染性软疣。祖国医学还管这种病叫"鼠乳",是夏季易发生的一种皮肤传染病。公共浴池、公用浴巾、公用的储衣室都易染上此病。夏天人们穿衣少,特别是女孩子爱穿短裙子,在公共汽车上若对方有这种病,刚坐过的地方你又去坐就能染上。本病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年,潜伏期2-3周,因痒搔抓易感染。治疗此病一般是在局部消毒后将软疣小体取出,再涂以碘酒。

  防暑降温,穿衣戴帽也有学问

  长期以来,人类战胜炎夏酷暑积累了很多经验和方法。比如发明了电风扇、冷气机、空调机和洗冷水浴降温以及科学地进行微小气候调控手段,避开日照高温时段作业等等。但是,值得一提的是,人们往往忽略自身穿戴上的科学防护。也许有人会说,穿衣戴帽,人人皆懂有啥可说的,殊不知,科学的穿戴是人们在炎夏防暑降温最简捷方便有效的主要措施,大有学问考究的哩!夏日的穿戴应注意以隔热防晒、通风透气、利汗散热为原则。穿戴凉帽、遮阳伞、浅色轻便的衣服,选择用耐阳光热阻率高的、导热慢、散热快的材质加工成的衣服、鞋袜等防护用品;对于不易遮盖裸露的面颈部、上臂和小腿部搽抹防紫外线烧灼的护肤霜(液)都是很好的办法。

  首先,从头部防护说起,据测定,宽边塑料,麦秸杆遮阻帽的热阻率可达60%以上,宽边白布料遮阳帽为45%,而头巾对辐射热的遮阳率很差,最好不用。据中国消费者协会试验说明,阳光反射性强的银胶伞或黑、藏青、深绿色的具有防紫外线系数(UPE)达15以上的阳伞或遮阳帽是最佳选择。但对于市面上标榜防紫外伞而又无任何科学监定资料佐证的所谓"环保伞",有关专家提醒消费者要慎重,不可轻信。

  其次,防暑降温讲究的是衣服穿戴,夏装讲究轻便、凉爽、简便实用和美观大方,避免遮盖封闭与适度裸露、通风散热是需要互相兼顾的,对于一般人来说,短时间适当暴露肢体接受一定阳光照射,也不是一无好处,它可促进血液循环、新陈代谢甚至能增强肌肤的营养健壮。对于年老体弱或幼小婴儿则不轻易曝晒,尤其少接触直射和热辐射,以免灼伤和中暑发生。大家喜欢在曝晒时用特殊袖套、裤套遮阳,平时穿短袖、衣裙和短裤或款式美观轻便的休闲装。最近,有人发明了可溶解吸收的含人体维生素和必需微量元素的高科技保健T恤衫。据说,在阳光照射下,能逐渐溶解被肌肤吸收为机体所利用,具有营养保健和防护的作用,很值一试。

  此外,夏天凉鞋、轻便鞋以及有气孔的空调鞋和透气袜、保健袜都是人们乐于接受的调节体温防暑的穿戴用品。某些特殊作业人群长期从事高温劳动,应选用轻便、坚固、防热辐射和便于通风透气、排汗的鞋袜,袖套或防护面具。对于不能接触某些过敏化纤物的人还应注意经常搽抹防晒抗过敏的药霜,避免因衣着不当引起心身不适或中暑的发生。

  夏季吃冷饮六忌

  由于高温的影响,人体会产生一系列生理反应,导致精神不振、食欲减退。这时,若能在膳食上合理安排,适当吃些冷饮,不仅能消暑解渴,还可帮助消化,使人体的营养保持平衡,有益于健康。

  然而,有的人在吃冷饮时往往不注意卫生,暴饮暴食,以致诱发许多疾病,如食物中毒、痢疾、病毒性肝炎等。因此,在吃冷饮时一定要注意:

  忌食过多冷饮

  吃得过多,会冲淡胃液,影响消化,并刺激肠道使蠕动亢进,缩短食物在小肠内停留的时间,影响人体对食物中营养成分的吸收。特别是患有急慢性肠胃道疾病者,更应少吃或不吃。

  忌在剧烈运动后吃大量冷饮

  人在剧烈运动后,会导致体温升高、咽部充血。此时,胃肠和咽部如突然受到大量冷饮的刺激,就会出现腹痛、腹泻或咽部疼痛、发音嘶哑、咳嗽以及其它病症。

  忌吃不卫生的冷饮

  由于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和化脓性葡萄球菌均能在摄氏零下170度的低温下生存。因此,吃了不洁的冷饮,就会危害身体健康,故没有品牌的汽水或冰棍不可食用。

  婴儿忌食冷饮,幼儿少吃冷饮

  6个月以下的婴儿应绝对禁食冷饮。幼儿的胃肠道功能尚未发育健全,黏膜血管及有关器官对冷饮的刺激尚不适应,因而不要多食冷饮,否则会引起腹泻、腹痛、咽痛及咳嗽等症状,甚至诱发扁桃体炎。

  老年人慎吃冷饮

  老年人消化道功能已明显减退,对冷饮的耐受力也大大降低,如吃了过多的冷饮,不仅会引起胃肠道消化功能紊乱,还可能诱发更为严重的疾病。特别是体质虚弱的高龄老人,最好禁用冷饮。

  忌吃不新鲜的冷饮

  吃冷饮以"色清、味美、品鲜"者为佳,要认真查看冷饮是否卫生、新鲜。一般的果汁类饮料应没有沉淀,瓶装饮料应该不漏气,开瓶后应有香味。鲜乳为乳白色,乳汁均匀,无沉淀、凝块、杂质,有乳香味。罐头类饮料的铁筒表面不得生锈、漏气或漏液,盖子不应鼓胀,如果敲击罐头时呈鼓音,说明已有细菌繁殖,也不能食用。

  夏季防暑啥为"宝"

  炎炎夏日,酷暑难耐。人们往往把果汁、冰糕等冷饮、冷食作为解暑降温的宝贝。其实,夏季防暑降温的宝贝应该是以下几种:

  盐开水:中医称"白开水是百药之王"。从营养学观点来看,任何含糖饮料都不如白开水的价值大,因为纯净的白开水进入人体后能很快被胃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发挥新陈代谢的功能,同时调节体温、清洁人体内环境。喝白开水应选择沸腾后自然冷却的新鲜凉开水(20至25℃),这种白开水具有特异的生物活性,容易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很快被吸收利用。喝白开水时最好加些盐。夏季高温,出汗过多,体内盐分减少,体内的渗透压就会失去平稳,从而出现中暑,而多喝些盐开水或盐茶水,可以补充体内失掉的盐分,从而达到防暑的功效。

  茶水:有经验的保健医生常指导人们用喝茶的方式补钾。钾是人体内重要的微量元素,钾能维持神经和肌肉的正常功能,特别是心肌的正常运动。如果缺钾,人就会感到倦怠乏力,且耐热能力降低。缺钾严重时,会导致心律失常和全身肌无力。科学分析表明,茶叶含钾较多,约占其比重的1.5%左右。钾容易随汗水排出,温度适宜的 茶水应该是夏季首选饮品。

  陈醋:夏季人们饮水较多,胃酸相应减少,使食欲减退。适量食醋可增加胃酸的浓度,生津开胃,帮助消化。如果在烹调时加些醋,可使胃酸增多增浓,从而增加食欲。夏季是肠道传染病流行季节,吃醋还能提高胃肠道的杀菌作用。另外,如在烹饪时加入几滴醋,就会减少蔬菜中维生素C的损失,而且有利于食物中铁的吸收。

  绿豆汤:绿豆汤有独特的消暑清热功效。中医认为,绿豆具有消暑益气、清热解毒、润喉止渴、利水消肿的功效,能预防中暑。有关实验表明,绿豆对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减少血液中的胆固醇及保肝等均有明显作用。惟一不足之处是绿豆性太凉,体虚者不宜食用。

  苦瓜:有人把西瓜当成夏日解暑的珍宝,其实从理论上说最开胃爽口、祛暑清心的瓜类食品却是苦瓜。苦瓜因其味苦而清香可口,被人们视为难得的食疗佳蔬。我国民间自古就有"苦味能清热"、"苦味能健胃"的经验之谈。尤其到了炎热夏天,人们都要祛暑热解劳乏。中医认为,苦瓜味苦、性寒冷、能清热泻火。苦瓜的微苦滋味,吃后能刺激人体唾液、胃液分泌,使食欲大增,清热防暑,因此,夏食苦瓜正相宜。用鲜苦瓜捣汁或煎汤,对肝火目赤、胃热烦渴、胃脘痛、湿热痢疾,皆为辅助食疗佳品。苦瓜泡制的凉茶,饮后消暑怡神,烦渴顿无。

  人丹:主要成分是薄荷冰、滑石、儿茶、丁香、木香、小茴香、砂仁、陈皮等。具有清热解暑、避秽止呕之功效,是夏季防暑的常用药。主要用于因高温引起的头痛、头晕、恶心、腹痛、水土不服等症。此药能促进肠道管蠕动,缓解肠痉挛。中暑、急性胃肠炎、咳嗽痰多者服用为宜。

  夏季防暑误区

  夏天到了,为了对付酷暑高温,人们各想高招。可是,有些招数却可能让人们在享受暂时的清凉惬意之后,健康受损。下面就是人们在夏日容易走入的误区:

  ■太阳镜颜色越深越能保护眼睛

  夏季的正午前后烈日炎炎,人们在行走或骑车时都会戴上太阳镜。许多人认为太阳镜颜色越深越能保护眼睛,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镜片颜色过深会严重影响能见度,眼睛因看东西吃力容易受到损伤,因此,颜色深的太阳镜不能起到保护眼睛的作用。

  专家建议,夏季选择太阳镜的标准是:镜片应能穿过30%的可见光线,以灰色和绿色为最佳,这样,不但可抵御紫外线照射,而且视物清晰度最佳,透视外界物体颜色变化也最小。

  ■天热少穿衣服能凉快些

  暴晒之下,总能看见一些人打赤膊,他们认为衣服穿得越少越凉快。这也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一般来说,衣服覆盖面积越小,身体散热也越快,因而愈觉得凉爽。但研究表明,赤膊只能在皮肤温度高于环境温度时,才能通过增加皮肤的辐射、传导散热起到降温的作用。而盛夏酷暑之日,最高气温一般都接近或超过37℃,皮肤不但不能散热,反而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因而夏季赤膊会感觉更热。

  正确做法:越是暑热难熬之时,越不应赤膊,女性也不要穿过短的裙子。

  ■喝啤酒能解暑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夏天气温高,人体出汗较多,消耗也大,易疲乏。如果再不断地喝啤酒,由酒精造成的"热乎乎"的感觉会不断持续,口渴出汗现象将更加厉害。这不仅达不到解暑的目的,反而会降低人的思维能力和工作效率。

  正确做法:饮啤酒也要适量,不能把啤酒当饮料喝。

  ■空调应保持恒温状态

  许多人家在夏季使用空调时,都将温度定在某一个值上,以尽可能地使居室保持恒温或准恒温状态。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医疗气象学家通过试验发现,不断调节居室温度,可以使人的生理体温调节机制处于"紧张状态",从而逐渐适应温度的较大变化,提高人的自我保护能力,不至于经常感冒或患其它疾病。

  正确做法:整个居室的温度应不断变换,但幅度应控制在3℃~5℃之间。

  ■"冲凉"能使人更舒服

  大汗淋漓时,拧开自来水龙头就冲洗的降温方法是不可取的。多数人都认为此法爽心健体,殊不知,这种"快速冷却"的冷水浴,常常会"快活一时,难受几天"。因为夏季人们外出活动时吸收了大量的热量,人体肌肤的毛孔都处于"张开"的状态,而"冲凉"会使全身毛孔迅速闭合,使得热量不能散发而滞留体内,从而易引起各种疾病。

  正确做法:应该选择温水浴,温水浴后你会感觉通体清爽。

  夏季心理调适三原则

  夏季,烈日炎炎,高温逼人,对心理钟、生理钟的运转均不利,极易引起心理上的焦虑,出现烦燥不安、好发脾气等现象。有人平素温文尔雅,不急不怒,可到了夏天,却变得性情焦躁,常常为了"丁点大"的小事"大动肝火"。这是因为气候的炎热加剧了人的心理紧张,促使机体肾上腺素及去甲肾腺素分泌增加,导致兴奋性过高而容易"激惹"。特别是老年人,由发火生气所致的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并不少,甚至因此而发生猝死。新近发现,人的心理、情绪与躯体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互相联系、互相影响。所以,此时不仅仅是情绪波动起伏,机体的免疫功能也较为低下,起居饮食稍有不妥之处,就会感受"病邪"而患上各种疾病,最终影响健康。那么,夏日里的心理调适应当如何进行呢?不妨参照以下三个原则:

  一、工作有计划,生活有节奏。在夏日来临之际,要顺应夏季昼长夜短的特点,及 时调整自己的工作计划和生活节奏,适当地减缓速度,并留有一定余地。每天、每月依照明确的安排平静地、有计划地进行工作,对减轻焦虑现象。生活上要定时起睡,特别是睡好午觉,以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样可提高对外界变化的心理适应力。业余时间听听音乐,想想美好的事情,或去公园散步,郊游,尽可能让机体和思想获得充分地放松。

  二、恬淡静养,处事泰然。人有各种各样的需求,也就是有多种"欲望"。但"欲"切不可"过",如"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必然耗伤精神,影响身心健康。俗话说"知足者常乐",明确告诫人们要节欲守神,善于满足,以保持乐观的情绪,在炎热的夏季尤应如此。同时,注意戒躁戒怒,努力培养自己处事不惊,遇事不乱的心态。尤其生活中的许多琐碎小事,应当耐心处理,避免焦躁从事。与人谈话时有意识地放慢速度,尽量"心平气和",不使自己过于激动。中华民族历来把"忍让"作为一种美德,学会让步不仅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人格,而且能使心理迅速获得解脱,对养生很有益处。

  夏季天气热,这是自然界的正常现象,人们除了要在生活起居等方面顺应自然,防暑降温以外,"心静"也是抵御热浪的重要方法。民间早有"心定自然凉"的说法,《内经》中也强调:夏天"更宜调息净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这些观点,其实包含了一定的科学道理。现代研究发现,当人保持安静的心态时,机体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明显减少,因而基础代谢减慢,人们因出汗等现象而产生的"热感"就会减轻。所以,越是热天,越要"心静"。

  三、多点幽默,笑口常开。幽默是一种高级的心理防御形式,用幽默来化解困境,转移内心不悦,可以维护心理的平衡。我们不是常见到,几句"笑话"、"妙语",就能使心中的忧虑、怒火"烟消云散"吗?这就是幽默的力量。如何才能保持幽默呢?关键是要以风趣幽默的态度对待生活,善于从中寻找欢乐。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笑,能促进血液循环,运动全身肌肉,并产生深呼吸效果,使血中的氧含量增加。同时,笑可锻炼心肺功能,使消化液分泌增多,消化功能增强,并能刺激各种激素的分泌。促进新陈代谢。此外,笑还能振奋精神,消除烦恼,使人放松。所以,笑口常开不失为一剂延年益寿的良药。